體力處理操作是指任何人用手、臂或某些其他形式的身體動作移動或支撐物件,包括提舉、放下、推動、拉動、搬運、拿著或支撐等。體力處理操作不只出現在搬運行業,各行各業均有機會涉及體力處理操作,每七宗職業意外便有一宗由體力處理操作而引致。
一、導致受傷的因素
(1) 不良的工作環境及物件本身構成的危害
- 工作場地濕滑或地面起伏不平
- 工作地面不穩定
- 工作場地照明不足及通風系統欠佳
- 搬運空間太狹窄
- 物件錯誤排列
- 物件本身太重、太笨拙、溜手等
(2) 提舉時動作錯誤
- 物件離身體重心太遠
- 提舉時失去平衡
- 提舉時未能掌握正確的提舉方法
- 動作不協調
(3) 腰椎超重負荷
- 錯誤估計物件重量
- 身體疲乏
- 突發性意外
(4) 本身體質欠佳
- 年齡
- 經驗
- 身體素質
(5) 持久性的動作
- 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
- 姿勢失當
- 缺乏足夠的休息或復原時間
- 勞損性肌肉疲勞
二、正確的提舉方法

準備搬運時,先行近物件,雙腳分開(約與肩寛)。一隻腳放於物件之側;另一隻腳則放於物件後面。
背部須保持垂直,再蹲低身。

應用手掌緊握物件,避免用手指抓著物件,以免物件滑脫。

將物件靠近身體,借助雙腳的力量,將物件提起,而不是借助腰力。
參考來源:勞工處. (2009). 職業及安全規例 第VII部 有關體力處理操作的指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