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根據醫院管理局長期痛症是指:
- 身體某部位的痛楚持續維持超過3個月,又或持續性反覆出現
- 痛是一種不舒服的感覺
- 痛是一種主觀感覺,每人對疼痛反應都不同
常見痛症造成的影響:
肌肉筋骨勞損引致的疼痛在各行各業十分普遍,但是在若沒有有效處理,痛症會愈來愈嚴重,影響生活、工作及社交,更會影響長期影響情緒。
個人:食慾不振、精神緊張、容易疲倦、情緒低落、睡眠不佳、容易發脾氣
工作:工作乏力、發生工傷、告假休息、辭去工作
家庭關係及社交:減少社交、同事關係、家人關係
長期痛症對情緒的關係
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健康情緒中心於2006年委託中大亞太研究所進行的調查發現,長期痛症及抑鬱症有密切關係。
長期痛症 | 佔受訪者比率 | 比沒有長期痛症者患抑鬱症風險 |
---|---|---|
有1種 長期痛症 | 25.3% | 3.0倍 |
有2種 長期痛症 | 17.8% | 7.1倍 |
有3種 長期痛症 | 7.6% | 13.9倍 |
沒有 長期痛症 | 49.3% | 不適用 |
該調查發現,長期痛症患者同時患上抑鬱症的風險是沒有患長期痛症人士的5.6倍;長期痛症患者有自殺傾向的風險是沒有患長期痛症人士的 2.4倍。但只有少數患者會尋求專業治療。值得關注是,醫生求助的長期痛症患者中,不少人同時有抑鬱徵狀,但不自知亦未被發現。
情緒病對痛症的影響
痛症有機會引致情緒病,但情緒病也有機會引致痛症。
例如長期痛楚令患者產生抑鬱情緒及負面思想,患者缺乏動力,令痛楚加劇。
長期痛症令患者產生焦慮情緒及思想,令患者肌肉繃緊,亦有機會令痛楚加劇。

認清工作壓力來源
- 與工作內容相關
- 工作量過大
- 工作時間過長,休息時間不足
- 工作急促,需在指定時間來完成
- 工作須長時間高度集中精神工作
- 工作重覆、單調或零碎
- 工作缺乏足夠人力支援及適當設備
- 人際關係
- 與服務對象衝突
- 缺乏同事支援,或與上司或下屬衝突
- 缺乏與別人接觸或溝通的機會
- 工作環境
- 令人採取不良姿勢的工作間設計
- 凌亂、狹窄的空間
- 組織氣氛及工作安全感
- 機構內沒有好的溝通
- 員工努力不獲認同
- 工作沒有前景,缺乏發展個人能力及晉升機會
- 裁員威脅,事業前景不明
- 面對服務對象/客人遇到的壓力
- 需經常笑面迎人與客人溝通
- 經常遭人拒絕,面斥或羞辱,但不可以發脾氣
- 工作與家庭平衡
- 工作繁重,未能兼顧家庭責任

紓緩壓力的方法
- 改變對工作的態度
- 不必討好所有人
- 學習堅定及禮貌地說「不」
- 學習愛惜自己
- 明白世事沒有完美,也不必刻意追求完美
- 把足夠的時間留給自己,和自己做朋友
- 表達情感
- 情緒低落時,將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,甚至哭泣,對紓緩情緒都有幫助。
- 如出現焦慮不安、抑鬱症狀,應向信賴的人傾訴,或找專業輔導人員幫助,有需要時應儘早求診
- 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適量運動
- 均衡飲食,每天做運動,體能活動及鬆弛可改善情緒和紓緩抑鬱症狀。
- 發展多元化興趣
- 參加學習活動、發展一個人及一班人的活動,有助分散不快情緒
- 建立支援系統
- 維持與朋友或家人參加一些社交活動,讓情感得到支援
- 商議改善工作環境及安排
- 向僱主表達意見,消除或減少壓力來源
- 對工作作出計劃,訂立緩急先後次序,改善時間管理
- 長時間工作是不值得鼓勵,空餘時間應放鬆自己,及經常地抽時間小休
參考來源: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健康情緒中心. (2006). 香港人常見的長期痛症與抑鬱症之關係。